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碳交易(碳排放,減碳)

自從<京都議定書>後,現在在蒙特羅又開始開會,要訂出一個新的協議書,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現在全球的溫室氣體越來越多,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法令來約束我們,讓這個地球活得更久。

參考資料:
航空業者不參與歐洲碳交易制度 環保人士批 http://e-info.org.tw/node/27047
美眾議院向芝加哥氣候交易中購買碳排放額度 http://e-info.org.tw/node/28215
到達里程碑之後:西雅圖溫室氣體減量的啟示 http://e-info.org.tw/node/28248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法案首次步入美參議院 http://e-info.org.tw/node/28918
碳交易市場機制不完善 反而不利保護原生林 http://e-info.org.tw/node/25537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風 吹阿吹~ 電 多阿多~




利用風力,其實還不錯,既可以善用資源又可以減少CO2的排放量,甚至產生電,現在全世界的國家都盡可能發展風力發電,風力產生的電是燃燒煤的很多倍,而且產生的CO2也較少,如果未來風力發電越來越多,溫室氣體排放量應該可以受到控制,地球也可以再活久一點吧!!

參考資料:
面對台灣:能源篇
http://e-info.org.tw/node/21861
清淨能源走勢看俏 2030年市值達1兆美元
http://e-info.org.tw/node/27500
Volvo瑞典廠用綠能 全球首創生產過程無CO2排放
http://e-info.org.tw/node/26784
看守世界:2006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增長26%
http://e-info.org.tw/node/24853
環保城搶第一 阿布達比能源自足
http://e-info.org.tw/node/22480

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

生質燃料 好or壞?


︿ 特別的生質燃料發起者

現今世界的資源已經越來越少,人類開始利用身邊的物品製造取代的東西,例如生質燃料。生質燃料,到底對我們是好還是壞?它可以解決我們石油短缺的問題,但它也會帶來其他問題,例如: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使糧價上漲、破壞生態、甚至缺水...等,生質燃料,到底是好是壞?值得去探討,但更重要的是人類不要再浪費資源了,要善用它。

資料來源:

2007國際回顧:潔淨能源的質疑之聲:生質燃料恐不環保 http://e-info.org.tw/node/28470

食品喊漲 全球關注解決之道 http://e-info.org.tw/node/27330

兩種生質燃料 排放更多溫室氣體 http://e-info.org.tw/node/26711

生質燃料需求量大可能使窮國糧價高漲 http://e-info.org.tw/node/27352

中印生產生化燃料計劃將導致缺水 http://e-info.org.tw/node/27352

芬蘭推動生質能源 溫室氣體排放可望減少5% http://e-info.org.tw/node/16368

拿來吃還是拿來開車? 生質燃料風吹出穀物爭霸戰 http://e-info.org.tw/node/11438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世事難料~(氣候異常)






現在全世界的氣候都變的很不穩定,夏天可以下雪,冬天出現高溫,怎個很扯,但現在我們所處的地球就是這樣。以前人類無節制的破壞生態,造成現今的種種改變,如果人類不砍伐樹木、不吹冷氣、多搭大眾運輸工具,現在,是不是就不會有這些不尋常的現象呢?這是我們人類該深深思考的。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總結



渥太華

因為其地理位置,所以海洋資源豐富,有很多海產,喜愛海產的老饕都可以吃的很滿足,而且那裡的菜不只有英法菜,亞洲的菜也有很多,每個人都可依其口味選擇想吃的,還有,因為其乾淨的水源,所以所釀的酒很好喝,年代不同口感也不同。

印度~卡修拉荷

其特色是其牆上的雕刻,有很多內容,雕工精緻,、最特別的是濕婆和性力女神交歡的各種姿態,還有印度教女神的六十四種性力,真的很妙,別邊應該看不到吧?!雖然那可能帶點色彩,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不也是一種藝術?!

祕魯~西潘王墓室

大部分的遺址是由盜墓者發現的,裡面的珠寶通常都被拿光,但西潘王墓室不一樣,沒被盜墓者發現,珠寶沒被拿光,而且裡面保存的很完整,真的很幸運,而且以鉅額的金銀陪葬品和千鈞一髮的危險命運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八位。

約旦~死海

死海真的很特別,因為其高濃度的海水,所以人可以浮在上面不會沉下去,我也想去那裡玩玩看,想收不用油就可以浮起來的感覺,而且那裡水很乾淨,風景也很不錯,感覺就很優閒 ^^ 。

澳洲~大峽谷

其中的三姐妹峰,最讓我感興趣,一個古老且哀傷的故事,讓人們想去見證那淒美的故事,雖然不知那故事是真是假,但是故事內容的確吸引大家的注意。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地震~印尼

地震~
真的很恐怖...
但恐怖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的連帶災害,可能使橋斷裂、地下電纜斷掉、火災,甚至使陸地上升,使珊瑚礁死亡。
人禍,並不可怕,還可以避免,但人類對大自然造成的傷害,卻很可怕,大自然的反撲,隨便一個就很嚴重,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地球,別讓它在惡化下去...


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215812005年印尼地震 造成大量珊瑚礁死亡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澳洲~大峽谷



絕對位置:33.813384,150.264816
相對位置:新南威爾士州境內

藍山國家公園屬於大藍山地區 ( The Greater Blue Mountains Area ) 座落在新南威爾士州境內﹐該區域擁有7個澳洲國家公園﹐包括藍山公園.在2000年被列入自然類世界遺產。海拔1000 – 1200公尺,每年降雨量1400 – 1500毫米。藍山全地區生長著龐大的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藍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那裏有藍色的霧,這個景觀的形成是由澳洲的國樹尤加利樹排出來的油被太陽照射接觸到而使整個藍山發出淡淡的藍霧。藍山公園裏有90種不同品種的尤加利樹及超過400 種的動物種類。 白人探險家 Blaxland,Lawson和Wentworth首次發現藍山是在1813年,可是早在14,000澳州原住民(Aboringies)就已經來過藍山。藍山內藏有許多古老的營地,斧頭刻出來的條紋,石頭雕刻,石頭做的生活器具都一一出土。今天,這些保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都被完整的保留在藍山裏。
澳洲藍山的三姊妹岩
想要攀登藍山可從南邊的Great Western Highway出發,一路上還會經過藍山的標志就是三姐妹峰。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三位美貌的姐妹分別叫做 "靡愛倪", "溫拉" 和 "甘妮杜"。這三位姐妹出生在Katoomba部落,很不幸的是他們三人同時愛上了山下Nepean族兄弟三人。這是有違異族縮怨與規矩,不被父輩首肯,後來因為他們的戀情而引爆了兩族的戰爭。當時有一位巫師為了保護三姐妹免受戰爭的威脅就把她們變成石頭。然而最後巫師卻戰死,剩下守山谷的三姐妹岩,因此三姐妹岩成了藍山最聞名的名勝。藍山裏三座岩石分別為922公尺,918公尺和906公尺。
澳洲藍山的美景
藍山的北路是從North Rdye的M2公路出發,經Richmond上山。藍山北路上還有Mt Tomoh植物園。除此之外還有藍天裏的Mt Wilson也是個觀賞拍照的好地點,在春天的藍天公園裏有櫻花、桃花、海棠花,秋天的藍天公園有楓葉、白樺、落羽杉。
藍山除了美景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可提供觀光客遊玩。在藍山公園裏的Lithgow乘坐懷舊蒸氣火車暢遊,沿著藍山河岸或是在藍山的森林內騎馬,驚險刺激的攀岩,在藍山峽穀底部500公尺的觀光步道,搭乘藍山的空中纜車,它在距離谷底300米的高空行駛500米左右以後再返回。只要是沒有極高症的旅客們都應該去觀賞一番。最後藍天公園裏還有號稱世界第一的傾斜角52度的輕便台車,它行駛的海拔高度差有650米。
喜愛觀賞大自然神奇的景觀的朋友們自然不能錯過藍山公園裏的Jenolan Caves。它是由8個洞穴組成,洞內的鐘乳石形狀奇特,像垂暮一樣從洞頂垂落。往更底下走還有讓人嘆為觀止的地下湖,在洞穴的內部都有觀賞專用的步道,並且都有良好的照明設施。

資料來源:
101box.com 澳大利亞/紐西蘭自助旅遊網http://www.101box.com/best/au_bluemountain.php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約旦~最低的海 死海



絕對位置:31.556304,35.568237
相對位置:在亞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


死海,原來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鹽海”,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死海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最寬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積1049平方公里。 死海含鹽量極高,表層的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層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鹽量高5—8倍。 死海湖水比重為1.172—1.227,而人體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們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樣仰臥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不會淹死。 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礦物質,水分不斷蒸發,礦物質沉澱下來,經年累月而成為今天最鹹的鹹水湖。 人類對大自然奇蹟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後依靠科學才揭開了大自然的秘密。死海的形成,是由於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斷蒸發、礦物質大量下沉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 原因主要有兩條。 其一,死海一帶氣溫很高,夏季平均可達34C,最高達51C,冬季也有14—17C。 氣溫越高,蒸發量就越大。 其二,這里幹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發量是140毫米左右。 晴天多,日照強,雨水少,補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變得越來越“稠”——入不敷出,沉澱在湖底的礦物質越來越多,咸度越來越大。 於是,經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死海。
資料來源:
google,百度知道,人文學科,外國文學,約旦死海簡介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73795.html%3Fsi%3D7&sa=X&oi=translate&resnum=4&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7%25B4%2584%25E6%2597%25A6%25E6%25AD%25BB%25E6%25B5%25B7%26start%3D10%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N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祕魯~西潘王之墓



絕對位置:-6.704748,-79.899729
相對位置:秘魯北部奇科拉約附近 一個山谷裏




秘魯是南美文明古國,境內古文化遺址密布。在秘魯發現的偉大遺跡有很多,比如說馬丘比丘。但是絕大多數遺址都沒有寶藏遺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殖民宗主國西班牙在秘魯境內翻得底朝天,大部分財寶都被掠奪走了。另一方面,秘魯民間盜竊文物的現象極為猖獗,當地人只要發現文物馬上就一哄而上,一搶而光。
  西潘王墓室其實就是被盜墓者發現的。1987年前後,國際文物黑市上頻頻出現顯然是來自秘魯,但是絕對不屬於印加文明的文物。敏感的考古學家阿爾瓦博士意識到這些獨特的文物表明很可能又有一個重要遺跡被盜了。他和助手火速趕到秘魯北部奇科拉約附近,一邊詢問一邊搜尋,終於在1988年發現了西潘王墓室。西潘王墓隱藏在一個山谷裏,位置很隱秘,周圍沒有任何顯著標誌,幾乎可以說是很卑微,這成為它一直沒有被打擾的原因。墓的入口已經被盜墓者打開,整個墓由大小幾十個墓室組成,豪華的墓室和豐富的陪葬品讓阿爾瓦博士目瞪口呆。
  為了繼續保護文物不被盜竊,阿爾瓦博士固執地堅持住在墓裏,守住入口直到秘魯國家文物局的官員到達。當地的農民憎恨阿爾瓦斷了他們的財路,在洞口威脅說要把他殺死。幸運的是,文物最終被保護。在之後的挖掘工作中,阿爾瓦博士挖到了密封的、從未被進入的西潘王主墓室,他因此也成為世界考古史上的明星。
  西潘王是古代莫切人的一位帝王。莫切人生活在西元100年到700年之間,後來被印加人征服。一直以來印加文明是秘魯古代文明的中心,很難想像在莫切人的古跡中卻發現了令印加文物都黯然失色的寶貝。
  西潘王的墓室裏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陪葬品,西潘王的屍骨放在墓室的最中間,他的手中抓著一個重達0.5公斤、純金製成的小鏟子。他的頭上和前胸覆蓋著華麗的金制面具,他手臂的骨骼上挂滿精美的首飾,就連他的屍體周圍都堆滿了的數不清的首飾和工藝品。西潘王似乎想把生前收集到的所有財富都帶到來生的世界裏去。這些還不算全部,最誇張的是,西潘王的四週有幾十具陪葬者的屍體,他們中有年輕的女人、侍衛、僕人,而這些人的屍體上無一不是堆滿了金銀製成的首飾。整個墓穴中,死者的骸骨只是點綴在一堆金銀珠寶中的星星白色。阿爾瓦博士說,之前在文物黑市上看到的東西簡直沒法和西潘王墓室中的發現相比,如果盜墓者先發現主墓室,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西潘王墓室的發現是整個西半球最輝煌的墓葬文物發現,被喻為新大陸的“圖特卡蒙墓”。現在所有的金銀首飾和工藝品都被當地博物館保管。
  西潘王墓室以鉅額的金銀陪葬品和千鈞一髮的危險命運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八位。
資料來源:

新華網,收藏頻道,西潘王墓室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3-12/10/content_1225914.htm&sa=X&oi=translate&resnum=1&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8%25A5%25BF%25E6%25BD%2598%25E7%258E%258B%25E5%25A2%2593%25E5%25AE%25A4%26complete%3D1%26hl%3Dzh-TW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印度~卡修拉荷



絕對位置:24.828806,79.922276
相對位置:印度中央省距德里約五百公里處



卡修拉荷位於印度中央省距德里約五百公里處,因為擁有最龐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北印度石廟群而享有盛名。這些鬼斧神工、精緻絕倫的巨大石廟,在1986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卡修拉荷村內的寺廟,不僅數量極多,其建築樣式與牆壁上的雕刻,都是全印度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因此吸引大量來自各地的觀光客。
  卡修拉荷閃耀著眩目的古王朝光環。十世紀至十三世紀間,卡修拉荷是印度昌德拉王朝的首都和信仰神,由納努克王所建。昌德拉王朝雖然是個小王朝,卻建造了許多偉大的宗教建築。在卡修拉荷的黃金時代,村內印度教寺廟總共超過八十座以上。這些寺廟的樣式後來成為北印度寺廟風格的範本。
  目前卡修拉荷的石廟群分成西群、南群和東群三個區域。西群位於村中心,擁有為數最多的寺廟:東群寺廟距離村中心約六百米,現在屬於耆那教寺廟;而南群的寺廟只有兩座,與東群寺廟之間相隔約五百米。
  卡修拉荷的寺廟建築呈現出典型的北印度風格,從這些寺廟群的形制可歸納出機種基本構築。每座寺廟都建於高高的基台上,每座廟都有一個或多個圓錐形屋頂,有些廟周圍環繞著迴廊。而卡修拉荷寺廟最驚人的藝術成就,就是裝飾在廟壁上的雕刻。
  這些數量豐富的雕刻作品,內容有印度教神袛、英雄,以及許多女神鵰像,還有自然界的太陽、月亮、星星、河流、湖泊、動物、花朵等物像、最特別的是濕婆和性力女神交歡的各種姿態,還有印度教女神的六十四種性力。儘管世人對於印度教寺廟所裝飾的歡愛雕刻有著許多不同的看法,但從純藝術角度來看,卡修拉荷的石雕寶堪稱早期印度工藝最偉大的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卡修拉荷的許多寺廟,早期和後期往往供奉不同的神袛,有的寺廟目前成了耆那教寺廟,但牆壁上的雕刻,仍保留著原本祀奉神袛的形像或化身。而東群的某些寺廟雕刻,同時擁有印度教與耆那教的神袛或圖案,充滿了宗教輪替與融合的意象。目前卡修拉荷的寺廟都是經過後代重建完成的,其中只有西群的拉希瑪納廟的基台是原始建築。然而這些寺廟恢復舊觀之後,仍以比例完美的樣式和精緻無比的雕刻技藝,令世人發出由衷的讚歌。


資料來源:

google,星島環球網,人文地理,卡拉修荷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singtaonet.com/geography/200703/t20070309_485739.html&sa=X&oi=translate&resnum=4&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5%258D%25A1%25E4%25BF%25AE%25E6%258B%2589%25E8%258D%25B7%25E5%258D%25B0%25E5%25BA%25A6%25E6%2595%2599%25E5%25AF%25BA%25E5%25BB%259F%26complete%3D1%26hl%3Dzh-TW

圖片來源:

google,卡修拉荷性廟群
http://www.travel.com.tw/images/egypt/india/page-7.html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吃在渥太華 ~



絕對位置:45.421822,-75.69226

資源豐富的加拿大出產甚豐,海鮮如鱈魚、鮭魚、龍蝦和扇貝,淡水產品如鱒魚、鱸魚,優質農產品如小麥、馬鈴薯,以及各種新鮮肉類應有盡有,這一切在渥太華都可以品嚐得到。 除了多樣的食材,渥太華的飲食更是口味多樣。 原汁原味的眾多英式餐廳自不待說,靠近魁北克的渥太華,正宗的法國餐廳同樣為數不少。 但這裡並非就是英法菜系的天下,中國菜、意大利菜、印度菜、越南菜、韓國料理、日式料理等各國風味都深受歡迎。除大餐之外,渥太華還有眾多的蛋糕和冰淇淋等甜品店,讓各地遊客一品難忘。 渥太華有各種各樣的飲品,用天然水源和優質原料釀造的加拿大啤酒、各種葡萄酒和威士忌,都是佐餐佳品。 聞名世界的加拿大威士忌依年份不同口感各異,還可兌入可樂或汽水,別有滋味。 雖然缺乏鮮明的本土飲食特色,但匯集世界口味的渥太華絕不會讓人感到貧乏、失望,在拜沃德市場等美食匯聚之地,除了按照個人喜好盡興品嚐各國風味外,還可到本國餐廳一解思鄉之苦。 渥太華提供的豐富選擇,讓旅途遊興盎然 。

參考資料:
GOOGLE,渥太華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adooo.com/news_4217.html&sa=X&oi=translate&resnum=10&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6%25B8%25A5%25E5%25A4%25AA%25E8%258F%25AF%2B%25E9%25A3%25B2%25E9%25A3%259F%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